54岁的马云要退休,73岁的宗庆后又创业了

54岁的马云要退休,73岁的宗庆后又创业了

2018-09-10 19:25quinn 新芽记者
娃哈哈成立创新中心,代表了其将在新的领域进行探索,继续尝试多元化发展和突破,其背后反映出的却是传统食品饮料巨头的集体焦虑。

54岁的马云明年就要“退休”了,73岁的宗庆后却依然奔赴在追风的路上。

上周末,娃哈哈的一个新动向在媒体圈炸开了锅。一家刚刚成立的“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上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生物工程、生物医药等。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担任法人代表。

这其中的“新能源汽车”字眼,让人们一度以为娃哈哈也要学五粮液跨界造车了,对此,娃哈哈公司在官方微博回应称,新成立公司只是创新技术研发企业,并没有造车计划,今后从事的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孵化和转让。

不可否认的是,娃哈哈成立创新中心代表了其将在新的领域进行探索,继续尝试多元化发展和突破。只是,屡屡慢于风口的娃哈哈,比起冲在造车前线的董阿姨等制造业同仁,还是显得慢了。

追风中年娃哈哈

宗庆后对于“追风口”这事,还是比较保守。“专注主业,小步快跑”是娃哈哈的经营哲学,“做了感觉做不好,马上掉头”是跟在这八字真言后,宗庆后的补充。两相结合,似乎解释了为什么娃哈哈多元化发展的这些年,并不见什么起色。

2003年,娃哈哈决定做童装,当时宗庆后对该业务的期望是:“3个月内组建2000家加盟连锁店,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但是一直到了2011年,娃哈哈童装业务的收入仅为2亿元,店铺数量5000家。

童装领域算是踏早了,市场的真正爆发是在2010年之后(自此保持年增长10%左右)。不过,当年娃哈哈并不差钱,即使童装离“专注主业”很远,业绩好坏于主业无伤大雅。

2010-2013年,娃哈哈进入了发展史上的“巅峰时刻”。凭借快速上升的业绩,娃哈哈跻身500亿俱乐部,宗庆后曾放出豪言,要达到1000亿的目标。随后的2013年,集团公司完成饮料产量127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23%,更加不差钱的娃哈哈,迅速切入了商业综合体、白酒等业务。

2012年,娃哈哈高调进军城市商业综合体,在杭州设立首个试点——娃欧商城,但如今娃欧也只剩下一家,离宗庆后“100家欧美精品商场”的目标相差甚远。

2013年,娃哈哈斥巨资150亿元推出领酱国酒,但其2015年的总营业收入仅为911.49万元,净利润100.25万元,如今也已销声匿迹。

进入2014年,娃哈哈营收开始走下坡路,于此同时,传统食品制造业饱受电商冲击,新品牌依托新渠道迅速崛起。自此之后,娃哈哈才开始追起了所谓的风口。要迈出转型的脚步,对于已现疲态的娃哈哈来说,并不容易,这使得其追风的脚步总是滞后。

2016年10月,马云平地一声吼,吹响了新零售的号角。一向在经营理念上跟马云有分歧的宗庆后,曾在2016年底央视的《对话》节目上放言称,马云的新零售就是胡说八道,把实体经济搞的乱七八糟。而马云的回应是:娃哈哈思想太保守,自以为是会被淘汰。

2017年初,在电商巨头的齐齐带动下,新零售迅速成为风口。宗庆后也最终投入到“无人售货机”的战役上来。2017年6月25日,娃哈哈和人工智能企业深兰科技签订了TakeGo无人店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围绕深兰科技的支付系统“快猫智能零售系统”,这项技术应用在终端无人售货机上。据界面报道,代表娃哈哈签订合同的宗泽后表示,在线下铺自动售货机是娃哈哈去年就有的计划,预计先烧20亿。此外,在扩张速度上,娃哈哈也一如既往地高调:3年10万台、10年100万台。

2018年,无人零售哑火,娃哈哈又大举杀入“大健康”,推出护眼产品天眼晶睛发酵乳和减肥奶昔,并试水微商。6月1日,娃哈哈对外宣布,要开设1000家功能食品馆。

3个月2000家童装店、100家欧美精品商场、3年10万台无人售货机、1000家功能食品馆……娃哈哈依然不吝豪言壮语,但不融资、不贷款、不上市的娃哈哈,单凭营收扩张已捉襟见肘。

终于,在娃哈哈三十周年上,宗庆后松口称:“上市以后能加快企业发展,在适当时候娃哈哈也会考虑上市。”上个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说,“如果未来要上需要大资金投入的项目,也可以考虑上市。”甚至在今年年初,有媒体爆料娃哈哈内部已经清退所有员工股份,每股2.6元,据悉是为了上市。

“中年”食品企业的集体焦虑

娃哈哈的焦虑并不独有。

今年以来,“不上市”的传统食品巨头开始蠢蠢欲动。网传,农夫山泉正在接受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老干妈获深交所调研,上市已进入培育期;

上了市的也不好过。香飘飘上市以来发的首份半年报亏损逾5000万元;汇源果汁被曝面临退市风险;旺旺2017财年净利润较前年同比下滑6.6%

跨界尝试更是普遍现象,五粮液去造车、脑白金做区块链,连大白兔奶糖都推出了奶糖味唇膏……

品牌老化、创新乏力的“中年”食品厂,面临的却是大量涌入的年轻品牌。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年底我国食品和饮料企业分别达9235家、7122家,2011-2017年复合增速分别为5.65%和7.58%。

在娃哈哈销量下滑的2016年底,宗庆后总结了十大原因,包含销售力下降、销售高层指挥不当、媒介环境日新月异等,然而从更宏观的角度,传统食品巨头面临着相似的窘境。

首先,“一言堂”们面临着接班人问题,但创始人的影响依然深植公司。73岁的宗庆后培养女儿宗馥莉为接班人,但至今自己一天仍要工作十多个小时,一年有200多天都冲在市场一线;旺旺虽然早就上市,但公司依然是60岁的蔡衍明说了算,业内表示将他与宗庆后的集权制管理风格类似;71岁的“老干妈”陶碧华,将公司分给两个儿子,但公司依然是她自己说了算。

不过,一直坚持不上市的传统食品巨头们纷纷松口,被认为是“创二代”在博弈中逐渐占据主动的一个信号。

其次,随着渠道费高企,食品饮料企业的毛利率逐年下降。例如旺旺2017财年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到43.1%。通常,饮料企业采用的都是三级通路,经销商-批发商-零售终端,路径复杂。而近年来新型零售模式层出不穷,将这一路径缩短。传统巨头们多年来打下的渠道江山,本应是横亘在后来者面前的高大壁垒,如今却成了转型负累。

第三,新品研发没把准消费者的脉,其中包含了年轻一代消费诉求,以及消费升级。知乎上有一个帖子:为什么娃哈哈的广告和产品包装都很难看?今年其推出的“天眼晶晴”还特意跨界动画IP《天眼传奇》,然而这部动画电影豆瓣评分仅4.8。不知这款包装辣眼、主打健康的功能性饮料,哪个消费群体敢出手。

大车难掉头,成了传统巨头们的普遍困境,只是如今他们已经无法做到“感觉不好,马上掉头”,一是钱烧不起,二来市场也等不了浅尝辄止地追风口。

*本文为新芽NewSeed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新芽NewSeed(微信公众号ID:pelink)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新芽NewSeed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