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放弃VIE,资本破灭,新零售便利店是阿里的一场空城计?

马云放弃VIE,资本破灭,新零售便利店是阿里的一场空城计?

在前几年的地产高房价导致高房租的压力下,便利店的生意入不敷出,只能依靠资本持续输血,而在资本自身P2P暴雷的影响下,门店关闭是必然的结果了。

马云提出了新零售之后,便利店得到了资本的青睐,无人、有人、生鲜业态创新等等。今天马云退出了阿里的VIE,这是不是马云对于中国传统零售的一次空城计呢?

近期资本市场遭遇寒冬,便利店为代表的新零售投资赛道遭遇重创,先是北京邻家股东P2P暴雷,导致全部关店,后来又有北京131、全时便利店遭遇资金危机,属于复华控股旗下品牌的“全时生活”近日却出现多家店面关闭的消息。

相比而言,日系、台系便利店,本土的美宜佳等发展相对稳健,还有很多区域性便利店也保持了良性的增长和发展。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8年6月发布的便利店排名和店数,中国便利店前70名的连锁企业格局基本稳固。

便利店在新零售的风口下在2017年开始得到了资本的关注,红杉资本源码资本等多家资本都纷纷入场,很多新兴便利店得到了超高的估值;在此之前,无人零售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各路英豪纷纷入场,经历2018年的洗礼之后,无人零售也已经消声觅迹。

便利店从业者大多都对无人便利店表示不屑,而今,楼市房价下跌,资本泡沫破灭,便利店迎来理性后时代,而马云确退休及不做新零售了,一场阿里导演的空城计?被骗的有哪些资本呢?

一、风险资本投资堵投机,试图颠覆便利店领域,遭遇滑铁卢

确实便利店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后期会持续保持增长的核心业态,从台湾、日本和美国、欧洲经验都能得到印证,中国人口优势明显,而连锁便利店的管理水平又相聚国外差距巨大,店效低、且集中度低。这是很多人都能看得到的机会。

而中国便利店的从业者大多来自于传统的商朝和卖场领域,一些大胆的资本以及新创业者都觉得便利店领域是一个价值被低估的阵地,于是这个也是无人零售快速发展的原因,但是进场后发现远非如此,零售线下有很多坑坑洼洼,不是互联网的流量逻辑,于是大量的创业者死亡,资本叫苦不迭。

至今无人零售演变为传统便利店、卖场和商圈提供智能硬件和软件的解决方案公司。当然也有借助AI标签发展很好的深兰科技,这一领域逐渐演变为数字化零售的服务硬件、软件和数据算法赛道。

二、成熟资本赌团队,买定未来连锁化趋势,笃定未来

而从成熟资本投资传统便利店来看,则更多从711、台湾全家的价值考虑,中国本土尚无一家能与7-eleven规模能力类似的企业,而从台湾、日本的集中度来看,未来必定走向集中,并购大战是必然的开始,在此之前,需要押注一家有企图心的便利店企业,在未来的便利店大战中,赢得先机。

于是红杉资本选择了Today、厦门见福;源码资本选择了前十足的董事长创立的合肥邻几,还有西安每一天张培彦也在资本的帮助下,快速扩张。所以,有战略眼光的资本谋求的是第二阵营的新锐便利店大军。从这个趋势来看,确实,第二梯队的便利店新锐从业者,不同于第一代的企业,他们大都在70后和80初,拥有更好地学习心态,与7-eleven等有更好的关系。

之前,邻几刘忠健在参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日本7-eleven之后,发表感概,中国便利店还需努力向日本前辈学习精细化经营理念。从这个群体来看,是值得中国的投资界持续关注的,因为,零售的精细化提升和运营,是需要时间、耐心和积累的。

三、金融资本堵现金,试图做资本生态的循环,资本破灭

投资如同是养猪,每个人的眼中希望猪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而金融资本大鳄们,更看重了便利店的良好的现金流和高频的用户需求。对照7-eleven的后期,零售银行的成功开拓,更加给了金融大鳄们布局零售,重仓便利店的决心。于是,善林金融等金融大鳄们,开始寻找代言人,按照不惜代价的打法,高纬度资本铺设,在北京进行快速扩张。

熟悉台湾便利店市场的人都知道,台湾便利店发展了近30年,统一商超,在发展早期也犯过盲目开店后,亏损关店的危机,后来积极向日本学习,从选址、顾客经营、商品陈列、鲜食供应等角度改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繁荣。金融代言的零售团队,在资本的要求下,不在于门店选址的合理性和是否适合便利店,快速催熟的发展,导致了店铺质量较差,以邻家为例,盈利的店铺不到20%。

在前几年的地产高房价导致高房租的压力下,便利店的生意入不敷出,只能依靠资本持续输血,而在资本自身P2P暴雷的影响下,门店关闭是必然的结果了。所以,金融资本试图在便利店领域做资产的证券化,小荷才露,国家就去杠杆了。

四、互联网平台资本看生态,喊口号,虚晃一枪

京东在去年提出了百万便利店的口号,刚刚看到消息,京东的便利店业出现了关店潮。互联网到平台对于传统便利店的领域,大部分以直接控股商业连锁母公司为主要手段,很少直接投资进入便利店领域。阿里巴巴采取了零售通和天猫小店的策略,以盒马为先头部队,推出了盒小马,阿里的盟友苏宁则推出了苏宁小店。

面对这种状况京东也是大干特干,提出了类似策略,便利店的领域是网络节点效率要求很高的领域,京东的便利店大部分类似于京东的快递加盟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所以,结果可想而知。而期待BAT收购便利店的资本们也会失望了,因为至今BAT还没有收购便利店。

阿里巴巴的电商和和新零售策略的确是非常的高明,其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创业者,进入到了传统零售领域,而电商领域线上流量阿里巴巴只剩下了京东,京东做线下零售也进入了自己非常不擅长领域,且让传统便利店人开始反击和排斥京东。而阿里巴巴做的确实夫妻老婆店的赋能,与连锁便利店不直接竞争,不得不佩服阿里的高明战略。

未来,中国线下零售还有很多机会,从业者也好资本也好,不要被口号和风口所忽悠,好好做好自己能做的,修炼内功才是王道。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王洪涛提到资本“退潮”,便利店将回归理性竞争。711的碓井诚提出的制造型零售,更深刻研究了人、城市、门店、供应链效率的关系,构建这样的体系,需要耐心、时间和团队的坚持。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北京举办了“新消费论坛——2018中国便利店大会,品途智库发布的《2018中国新零售投资创新洞察》中指出,中美百强企业的核心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2017年中国零售百强集中度仅为9.22%,远低于美国的41.94%,营业收入仅为美国零售百强的22%,门店数量约为美国的50%。

实际上大家看到,和美国零售百强企业相比,我们店效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要客观的承认这样一个差距。在细分的赛道和领域里面,我们发现在未来的餐饮、家居、医药等里面,美国已经出现了独角兽,中国的机会一定巨大。未来的零售便利店投资应当专注是优化店型,提升坪效、用户的服务上去提升、供应链的整合上、数字融合。中国房产新政930后,房价下跌,给了便利店从业者理性发展自我的好的时机,资本洗礼后,更加能够历练中国的零售业态和零售人。

*本文作者杨闻天,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品途商业评论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