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还要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愿意不愿意慢下来,去做点慢的事情”?这是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近日在浙商总会年会上演讲时,向观众推心置腹提到的一个自己经常扪心自问的问题。
这位创业26年的老兵之所以如此重视这个问题,是因为其在漫长的26年商业生涯中,看到了太多因“迷恋发展速度”而昙花一现的企业,郭广昌比大多数人更能认识到“快即是慢,慢即是快”的企业成长规律。
郭广昌对“慢”的思考在商业领域引起了较大共鸣,尤其在2018年全球经济去杠杆、降负债的宏观环境下,很多之前激进扩张的企业都哀鸿一片,更让创业者们对郭广昌提到的“慢”的力量深有感触。
在最近6年的时间,伴随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浪潮,滴滴出行绝对算这个时代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它过去信奉的是互联网领域盛行的法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随着2018年两起安全事故的爆发,一路高歌猛进的滴滴也终于踩急刹车慢了下来。
2
从2018年8月底开始,滴滴内部就自上而下开始了一场All in安全的大整改,不仅在滴滴出行平台上下线了顺风车业务,一段周期内停止深夜的各项出行服务,上线一系列安全与整治措施,还积极配合政府各部门的督查工作。
战略决定组织,组织决定成败。在确定了All in安全的战略后,12月5日,滴滴高层又发出内部信,对滴滴的组织架构做出了新的升级和调整,进一步从组织体系上保障公司安全战略的落地。
我们从邮件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滴滴此次组织升级的第一个重点就是加强安全管理职能的力量,提升安全职能在组织中的位置与重要性。其中,任命原安全事务部负责人王欣为首席出行安全官(Chief Safety Officer),向程维直接汇报。任命原信息安全部负责人卜峥为首席信息安全官(Chief Security Officer),向CTO张博(Bob)汇报。另外,在地方事务部设置应急处置部和地方公安及应急管理联络部,并任命了重特大突发事件处置负责人。
滴滴是一个公共交通的平台,安全是公共交通平台必须解决的第一要务,虽然滴滴已经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保证了自身比传统的交通方式更具安全性,但作为一款业务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多个国家的产品,用户要求其必须制定出高出行业一筹的安全标准。从组织体系设计上最大化的融入了对用户安全的思考,将是滴滴重新制定标准,进一步降低平台安全风险的第一步尝试。
组织升级的第二个重点是将滴滴旗下原来的各种业务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成立了滴滴网约车平台公司(以下称为网约车公司)与新的车主服务公司。
滴滴网约车平台公司由原快捷出行事业群与专车事业部、豪华车事业部合并成立。任命付强为网约车公司CEO,陈熙(Kevin)为网约车公司执行总裁。同时,在网约车平台公司,也加大安全相关领域的职能与人员部署,任命侯景雷为分管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和监察教育的副总裁,任命赖春波为分管平台治理和安全客服响应中心的副总裁。滴滴网约车平台公司未来将全面推进网约车合规化进程,通过坚守安全第一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集中力量建设和加强驾管体系,做好车主准入、培训和考核等事关安全和体验的线下工作。
新的车主服务公司由原小桔车服公司与汽车资产管理中心(AMC)合并成立,由集团高级副总裁陈汀任总经理,向程维直接汇报。新车服公司致力于建设一站式汽车运营和车主服务平台,全力为网约车安全、合规需求提供资源保障,并在原有维保、加油、充电等汽车后市场服务基础上探索汽车新零售。此外,原AMC汽车创新中心将继续探索定制车业务。车主服务公司的整体升级将为广大车主构建一站式的汽车服务体系,也将为滴滴长远发展开拓新的增长引擎。
网约车平台与车主服务作为两个法人公司进行独立化运作,也将明确网约车平台与车主服务将成为滴滴前进的两大引擎,从机制上鼓励两个独立公司更具有经营意识与效率意识。
除了成立两大平台公司,滴滴将原品质出行事业群的单车(HT)、电单车(HM)、代驾、企业级业务和原智慧交通事业部的公交业务组成普惠出行与服务事业群。对之前的出租车业务也进行升级,给予独立的事业部建制,由滴滴CTO张博负责。普惠出行与服务事业群的定位是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多安全、便捷与经济的出行服务。出租车业务则继续探索与网约车融合的新模式。
无论成立两大平台公司,组建普惠出行与服务事业群,还是升级出租车业务,我们都可以看出滴滴思维模式的重要转变。其重新围绕互联网出行领域,加大对现有核心业务的聚焦与深耕,致力于提升业务质量,扎实业务根基,从生意的本质元素出发,创造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价值。
在职能部门领域,滴滴也从原FLPW(财务/法务/采购/行政)中单独成立了法务部,任命殷永胜(George)为法务部总法律顾问。法务部的独立建制,也是滴滴开始重视风险防范的重要体现。
3
一个企业是否具有优秀的商业模式,前提是看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否能解决用户痛点与创造用户价值。
打车难,打车贵,出租车司机服务态度差,公共交通乘车环境不舒适......这一直都是中国交通出行领域的巨大用户痛点。滴滴出行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乘客与车主的高效匹配,较大程度上解决了用户打车难,打车贵的痛点,并通过线上匿名评价与奖惩机制大大提升了车主的服务品质。数据显示,滴滴在安全上的表现也远优于传统出租车行业:发案率更低,破案率达到100%。
从滴滴为用户创造的较大价值来看,不可否认其是巨大的商业模式创新,这也是其在过去6年能实现爆发式增长的根源。即使发生了两起安全事故,当滴滴下线顺风车后,还是有很多专家、媒体与用户表达了对相关服务的怀念与肯定。当滴滴能真正做到以用户安全为第一原则时,笔者相信滴滴还会在广大用户心目中重获口碑的。
由于受宏观经济影响,2018年是中国很多企业遭受重创的一年,对于之前一直顺风顺水,意气风发的滴滴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但从滴滴最新的组织调整背后,我们能看到滴滴开始聚焦深耕核心业务,关注并加强在安全、效率、质量与风险等领域的工作。
重新自我定位并调整方向对滴滴是一件好事,让其不再被发展速度所束缚,也找回了创业时的初心与灵魂。只有一个“慢”下来,能够从容开展业务的滴滴,才能在未来较长的周期走得更“快”,也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