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屏幕改变健身的生意

一块屏幕改变健身的生意

2019-03-07 09:42阑夕 合作伙伴
如果还算上动感单车、椭圆机等大型器械,中国市场每年的出货量接近一千万台,逐步的对这个产业开展改造和升级、同时用一块屏幕重塑中国人的健身方式,这门生意看上去确实不容小觑。

在创业之前,穆裔坤就职于好未来,几经辗转,他招揽旧部,从KPCB拿了一笔启动资金,决定从健身器材开始,重塑人们的锻炼方式。

从在线教育到运动服务,穆裔坤并不认为这是跨行创业,恰恰相反,在他看来,二者的共性实在太高:学习和健身都是反人性的行为,用户本身的自律、目标带来的动力以及尽可能有效和有趣的过程,是构建市场的金字塔模型。

而在他做的SPAX这款产品上面,则可相当清晰的看到在线教育的影子复现。

目前,SPAX的团队只有三十人左右,其中四分之一都不是互联网专业背景出身,他们有的是央视等电视台的导播编导,有的是莱美有氧健身体系的讲师,有的是传统连锁健身房的一流教练,工作地点通常也不在SPAX位于望京西路的办公室里,而是另一处独立的演播厅。

就连最活跃的操课教练,每天要为SPAX的直播次数也不会超过两场课程,他们面对摄像头和互动屏,如同脱口秀的演员那样,一边完成动作示范,一边和不在现场的观众进行交流,而在另一端,是数以千计的用户在他们家里的跑步机上,对着屏幕跟随这位教练一起锻炼。

这就是SPAX的核心产品,依托健身器材的智能化升级——最主要的,就是作为热销品类的跑步机纷纷开始装载一块多媒体屏幕——把一套互动内容系统放进去,把一台台孤立的终端设备连接起来,组成一间间的数字化健身教室。

是不是和在线教育的网课平台异曲同工?

事实上,和在线教育行业注重的供给侧优势理论相似,SPAX对于直播教练的选品也是百般斟酌,专业知识、外在形象、表达能力、镜头语言均需上乘,以致于创业一年以来寻遍全球,SPAX的签约教练至今也只有区区六个人。

同样,互联网能够解决的,是资源分布不甚均匀的局面,无论是优秀的师资力量,还是顶级的私人教练,他们在传统行业里都只能服务一小撮对象,再加上市场定价的过高,又决定了可复制的空间有限,三四线城市的人口负担不起资源的下沉成本。

穆裔坤算了笔账,如果按照国际级的一线教练动辄几百美金的时薪计算,最好的健身课程永远只会停留在高端健身房的精英课堂里,然则借助于互联网的渠道跨过物理边界的话,边际成本完全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摊平,使得单位用户只要支付相对很少一笔钱,就能得到媲美顶尖层级的服务质量。

这个想法,也得到了供给侧的响应。

前Nike Run Club的北区总教练苏禹豪目前是SPAX的线上课程负责人,同时也在一线担当带操教练,尽管他在Nike做了大量的线上语音课程,也在线下每年组织和率领近百场活动,但在SPAX,可以动辄就和数以千计的用户进行互动,这仍然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他将带操直播的工作模式描述为在做健身教练之外还要扮演一名DJ的角色,选择音乐、编排串词、带动气氛、现场反馈,每一样都超出了此前的职业经验,这种个人成长的收益,覆盖了他离开Nike这种大型公司所担心的损失。

健美出身的美国硬汉明星施瓦辛格曾将杰克·拉伦称作是自己一生的榜样,后者从上世纪中叶开始,就致力于在美国传播健身文化,并开创了健身类电视节目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收视率居高不下的全民风潮。

甚至包括简·方达和巨石强森在内的影视艺人都有过在电视节目里跳健美操或是展示肌肉训练的跨界经历,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阶段,则也涌现出了「马华健美操」这种亦步亦趋的同类节目。

有趣的是,电视媒体无与伦比的宣传效果,最终让健身房产业成为了主要的受益方,它所承接的典型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以高密度的城市为中心,按照俱乐部的形式发展会员,完美的咬合上了消费主义和健康主张的闭环。

根据中经视野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中国健身房市场的产业规模已达千亿人民币,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2%,但是同时前十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合计只有16.4%,整体供应非常分散。

足够大的盘子,碎片化的链条,加在一起,就是一片让人垂涎的机会之海。

和Keep、咕咚相似,SPAX瞄准的也是那些健身房市场的「漏网之鱼」,无论是面对动辄破万元的办卡年费感到经济吃力,还是无法在预期的生活半径内找到合适的健身服务,抑或只是纯粹的想要在自家的舒适区里开始尝试运动,在互联网公司的转化漏斗里,这群用户的数量被证明是极其丰盛的。

好未来供职期间,穆裔坤为了保持身体机能的健康,也在客厅里摆了一台跑步机,但是就像这件体积庞大的商品在多数人顾客家里的下场那样,闲置状态远远大于运行状态,搁灰成为了常态。

「枯燥、孤独、无趣」,这是穆裔坤为自己缺少使用跑步机的动机找到的三个核心原因,而这也成为了SPAX试图解决的三大痛点。

就用户端的体验而言,SPAX提供的服务就像一档永不停歇的在线健身节目,只是和电视媒介不同的是,互联网能够双向传输信息,从而使内容运营方得以升级到用户管理的级别。

除了提醒用户选课、上课之外,SPAX还能掌握用户的运动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向用户输出定制方案,这些积累也会实时的反馈到教练的直播间,让他们可以针对特定用户做出有必要的建议。

其实从内容运营的角度来看,坚持直播路线是一个反效率的选择,因为大部分的健身课程是可以标准化的,理论上来说,分门别类的根据每个阶段、每个主题提前生产内容,放在平台上就能成为可以永久性分发的海量素材。

SPAX的竞争对手通常都是这么做的,「优化」得最极致的,是把重复动作都拆解出来,做成循环播放的短视频,用户也能接受,毕竟跟着示范完成动作,似乎也并不需要额外的信息增量。

而在SPAX里,虽然录播内容也是一个为错过直播的用户提供的必要选项,但是一切资源主推的,都是直播课程,这种仪式感,被穆裔坤认为是打破「枯燥、孤独、无趣」的利器。

再比如,即使没有选择课程,只是想要单纯的进行跑步训练,SPAX也会在屏幕上提供虚拟的跑圈地图——比如纽约的中央公园——用户在跑步机上的步迹可以实时的反应到地图上,如同在线游戏一样多人竞技,每当超过他人或是被他人超过时两边都会收到交互讯号。

在如此的产品架构里,社交元素几乎无处不在,从教练的鼓励和叮嘱到同学的竞争和互动,所有的手段都围绕着让独居一室的健身者感到「热闹非凡」这个目的展开,乃至隐约透露出一股赛博朋克的微弱气息。

就在昨天,SPAX宣布完成了400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跟投方黑桃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潘溶融在解释投资意向何以敲定时表示,健身的本质其实是花钱找虐,而这件事情天然适合有着趋同效应的直播模式,而避开健身市场的主航道另辟蹊径,又带来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我们想做的是跑步机领域的Android」——最后,穆裔坤这样来总结SPAX的理想愿景,他拉开一个组合式的抽屉,里面塞满了各种型号的跑步机屏幕、芯片和传感器等零部件,每一个都要被他的工程师团队进行适配测试。

他经常要向潜在的投资者和好奇这家公司的媒体解释为什么不自研一款智能跑步机——Keep就是这么做的——这样显然更加适合软硬件一体化的控制需要,但是扬长避短和保持专注,仍然使他做出了最适合创业阶段的取舍,而且从B端着手植入跑步机等器械产品的内部,还能享受如同搭便车式的获客效果,合作方每卖出一台跑步机,都为SPAX发展了至少一名用户,而这一切几乎没有任何渠道成本。

如果还算上动感单车、椭圆机等大型器械,中国市场每年的出货量接近一千万台,逐步的对这个产业开展改造和升级、同时用一块屏幕重塑中国人的健身方式,这门生意看上去确实不容小觑。

*本文作者→,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阑夕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