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强调晚上八点的时间概念,在8PM 的创始团队看来,和自己的目标用户有关:8PM想要针对的是在一线城市中有交友需求的年轻白领,在经过一天的忙碌工作之后,解决了晚饭,刚好需要一段时间的放松娱乐,就像电视节目争抢的八点档,属于休闲中的黄金时段。
8PM 是今天刚上线的一款短视频交友应用,从产品来看,它的模式很像国外的速配交友产品 Tinder,不过它用的是视频的形式:注册帐号之后,用户需要先上传一段时长为8秒的短视频作为自我介绍,而根据 LBS 功能,每次使用时都可以观看一位在自己附近的异性用户视频,双方都戳一下心形符号就能够建立联系,而点击“X”号则可以继续观看下一位用户的视频,另外,获戳的次数还代表着用户的受欢迎程度。
(浏览界面)
在现在仍选择加入社交领域创业,8PM 的联合创始人赵家曦认为,随着陌陌逐渐强调兴趣社交的倾向,陌生人交友作为刚需,可以说又给后来的创业者留下了市场空间。赵家曦称自己从2011年开始用陌陌,算得上陌陌的早期用户(陌陌上线于2011年8月4号),在他看来,在陌生人交友的产品中,男女用户能够获得更大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女性用户一般为相貌和身材;而男性用户在长相之外,通常还要有穿戴等能够证明自己社会经济地位的“附加值”。而和传统交友产品中的图片展示不同,视频的方式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也会更加真实。
短视频社交不算什么新鲜概念,国内市场的参与者也很多,不仅有腾讯微视这种大公司级别的大平台、还有众多创业公司专注搭建的小型社区,但在用户这里,真正达到“爆发”概念的还很难说已经真正出现。8PM 现在的做法则是先放下了短视频编辑的工具属性这块,而是将产品的重点放到了社交上,也就是说,在8PM 上,用户可以直接导入在别的应用上已经编辑好的视频,比如这段时间很受欢迎的美拍(话说美拍还真是传承了美图秀秀让用户“怎么拍都美”的产品理念),而上传完视频,就可以在上面寻找符合自己口味的异性。和头像列表的交友形式不同,视频版Tinder 的模式也更能强调用户的专注度,同一时间段只能集中精力了解一位异性,相对来说也能提高交友的效率。
8PM 的创始人张铀玮算得上一名连续创业者,2008年回国前曾创办了 OnGreen.com,是一家做清洁能源的 B2B 公司,2013年6月在自己的天使投资人 Bill Woodward (为Macromedia Flash的联合创始人)的支持下回国创业,初衷是想做“和人有关的事情”,今年年初则获得了另外一位投资人即薛蛮子的天使投资。
8PM 的创始团队构成以海归为主,这也影响了他们在用户运营方面的思路:张铀玮和赵家曦决定先从自己所在的圈子出发,导入以海归或“高富帅”为主的男性用户,再通过这些男性用户吸引相对优质的女性用户,进而将用户下沉到基数更大的社交产品主流用户,也就是8PM 的目标用户——比如北漂的单身白领。
在上线前,8PM 曾在台湾做了将近两个月的产品公测,收获了4万多名用户,速配率则达到了79%(即双方开始交流),在大陆市场,8PM 目前上线还只有Android 版本,IOS 版将在下个月正式上线。不过相比较来说,Tinder在 LBS 之外,还加入了用户在 Facebook 的信息和关系链,通过对用户社交关系和倾向的理解来推荐匹配指数更高的用户,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用户的速配率。而这也正是8PM 将公测地区选在了台湾的原因,但和台湾不同,8PM 在缺乏了 Facebook 关系链支撑的内陆市场选择哪些关系链来做深度挖掘应该也是个不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