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后如何构建企业服务领域的护城河?赚大企业的钱才是王道

资本寒冬后如何构建企业服务领域的护城河?赚大企业的钱才是王道

2017-04-28 10:22
人力成本越贵,企业服务才有生存空间,如果中国还是像十年前一样,非常大的人口红利下,什么事都可以简单粗暴用人做的情况下,其实企业主,特别是中小企业,他一定不想要企业服务。

企业服务自2015年大爆发以来,经历了2016年资本寒冬的洗礼,渐渐归于理性平稳,2017年随着To c市场饱和,企业服务成为各家资本布局的重点之一。怎样才能从源头把握企业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建起不可逾越的护城河?如何在“收费”与“免费”中权衡得失,掳获客户芳心?各路资本又怎样看待其垂直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2017年4月26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新芽联合主办,Bang先生协办的投资界沙龙在上海陆家嘴优客工场举行。本期主题是“企业服务春日畅想曲”,会上诚邀投资人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对企业服务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核心要点:

1、无论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企业服务都有机会;

2、企业服务的核心是要为企业“赋能”;

3、人口红利消失是对企业服务发展的一大利好;

4、提高企业服务核心竞争力的要点:找好定位,算好账,跨越量级的提升LTV;

5、企业服务想赚钱还是要为大企业服务;

6、对于中小微企业先用免费服务当敲门砖,从后续服务上收费。

以下为沙龙实录,经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整理,有删减

创蓝·253的首席产品官吴衡:企业服务赋能的前世今生

 

企业服务的产品和形态

最早期的企业服务就是单机软件,类似于office 等等。2000年左右的时候,开始出现一些联网软件,可以在网上做一些互动。2008年的时候,有一个Salesforce的外国公司,专门做企业服务。到了2014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企业服务逐渐转向移动端,像钉钉和国外的slack。

企业服务的金字塔结构,最上面是SAAS,中间是PAAS,底端是IAAS。IAAS这块是基础服务建设的,现在机会不多。上面那层我非常看好,因为软件是可以集中管理的,对于SAAS这种软件,因为运算它的大部分都是在服务器端,只对浏览器有要求,对电脑的性能没有要求。

无论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企业服务都有机会

行业分两个来看,一个是传统行业,另外一个是新兴行业。

传统行业对To B软件有高封闭型、高安全性的要求,而且改变已经启用的软件很难。但是传统行业中没有太被互联网化改造的还有很多机会,比如说金融、零售、物流。

新兴行业里面,从2015年到2016年,比如互金、微商和直播,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应该是还算成功的,我们能够提供给可用性的服务,包括一些合理的付费机制,因此这块也是有机会的。

企业服务的核心是要为企业“赋能”

销售为王,注重线下渠道铺和对客户覆盖,而且要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

产品为王,能抓住客户的需求痛点,界面漂亮固然可以加分,但客户最终关注的还是安全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价格以及其他的特殊优势。

技术为王,注重客户需求,将技术转化成客户的实际利益。

但归根结底,做企业服务产品,就是要提供一个东西出去使客户成功才是持续的发展动力。我们说PAAS,就是赋能给客户,客户愿意为这个能力而付费,我们把能力赋予他们的时候,对他们产生了帮助或者能力提升。

当今社会对企业服务行业三个利好变化

人力成本越贵,企业服务才有生存空间,如果中国还是像十年前一样,非常大的人口红利下,什么事都可以简单粗暴用人做的情况下,其实企业主,特别是中小企业,他一定不想要企业服务。

营销渠道变革,以前都是报纸电视,后来是门户网站,再往后是科技媒体,到现在渠道和营销已经下沉到自媒体个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去中心化,所以说传统营销渠道影响力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是业务方式的变革,以前大家可能都坐办公室,现在外出只带一个手机,在手机上能处理的都在手机上处理了,不需要打开电脑。企业的办公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云适配联合创始人高婧:万物互联时代的企业服务升级之路

企业服务的万物互联所面对的一系列挑战

我们现在面对的主要需求是怎样从PC端进入移动端,因为移动端是开展移动互联的第一步。

万物互联面对一个特别大的挑战就是设备的碎片化,设备大家不要想象成机型不同,屏幕尺寸分辨率不同,操作系统版本不同,并且每年操作系统升级,你还要跟着升级,大量的兼容性工作。自己做了大量的开发工作,但是员工拿在手上各种问题不断,应用开发成本高,

应用开发完了以后就是应用的部署,像我们的一个大型企业客户,公司内部有五百个各种各样不同的应用,你能想象每个应用的应用部署还有权限管理,分别做。

当应用移动化以后,移动的数据安全的保护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所有大企业的应用基本上是放在企业的内网上,不允许企业内部的数据出现在外网上面。

大企业过去几十年形成了自己非常完整严谨的逻辑,做大企业的移动服务,大企业要的是尊重原本的逻辑。因此做移动开发都是基于PC后台,面向iOS安卓做新的接口,很多大厂商原厂商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说找到了非常不配合,配合要很多钱,未来要有这么多的设备,难度和风险都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通过适配技术把原有的PC端的应用全部转成H5的形式,让它非常顺畅的跑在各种各样的终端上,让企业的员工或者是外部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安装我们的浏览器,然后在任何一个端上都可以通过云适配的浏览器,非常安全顺畅的访问企业应用。云适配的产品架构,我们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就是装在端上的浏览器,第二个就是PC到移动的适配工具。第三个就是基于浏览器的应用,权限以及帐号。

如何构建企业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找好定位。只做大企业,全球财富前2000强的企业IT支出占了90%,2000到20000强占了9%,其他所有的企业占了1%。这告诉我们,企业服务这个市场高度集中,IT的支出和营收是成比例的,所以我们只做大企业。大企业的预算非常稳定,并且项目周期比较长,一旦建立信任,大企业不经常换供应商,

客户层面的定位,简单的划分象限,横轴代表是否产品化,是否易于实施,纵轴代表价值有多大。比如说企业微信或者说钉钉这类产品,产品做的非常好,非常易用,易部署,但是对于大企业来讲没有价值。为什么?安全的问题,还有数据迁移的问题,而且没有一个完整的部门权限管理体系。

纵轴也有一些公司,给大型企业提供超级高的客户价值,那就是定制的,就是我直接帮你定制一个app,但这完全是项目制的方式来做,自己就是一个规模化发展的公司。

我们希望给大企业提供高价值,但是同时不要把自己做成项目公司,怎么做到呢?就是用PAAS的概念,我们提供标准应用的运行平台开发工具,提供给有IT能力的大型企业,让他们自己动手,基于我们的平台,完成业务。

第二,算好账。我们虽然只做大企业,但是不代表中小企业就没机会。LTV(长期的生命周期价值)比CAC(获客成本)只要是三倍以上就可以做。从浅水区到深水区逐渐取得企业信任,你的CAC其实没怎么变,未来一旦获客,都是你的LTV,但是产品的黏性要够强。

第三,进一步跨越量级的提升LTV。之前还是在同一个量级里面,随着应用的深度加大,用户量越来越大,所以客户价值会增加,但是LTV有没有可能不仅是纵向的也是横向的。我们成立一个联盟,和合作伙伴合作,给客户提供适配的产品。

另外比较看重的就是用户的ID和数据。现在SAAS越来越多,不可能让员工每个SAAS单独登录;要思考怎么把数据回馈给企业,帮助他们提高运行效率。

圆桌论坛企业服务想赚钱还是要为大企业服务

主持人:英诺天使基金  合伙人  付利军

圆桌嘉宾:

云适配  联合创始人  高婧

Emailcar  CEO  沈逸超

众麟资本  投资总监  殷国炯

苏河汇  投资总监  蒋倩倩

付利军中国人认为服务是免费的,收费却很困难;好东西收费了,账期却很长,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殷国炯:在中国现在这个阶段,真正要赚钱在对大型企业的服务上,账期长一些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同时从中小微企业找突破口,还是先给提供免费的工具用,想办法从后续的服务赚钱。

付利军假如说定位是做一个软件工具的公司,你的竞争对手就是做互联网的人;通过软件供应做渠道的服务商,你的竞争对手就是那些传统服务机构。该如何选择定位?

殷国炯:做中小客户其实只要把PR做好,把产品稳定性提上去,营销成本非常低。但是做中大客户的话,要不有一个很强的营销团队,要不和渠道合作伙伴一起做。

蒋倩倩:这个事情在那个行业都是一样的,你要服务你的客户,客户拿你的服务赚钱。我们看企业服务类的项目,其实很注重创始人的前瞻性以及团队的完善性,是不是从技术出发?有没有在垂直行业里面待过?如果没有的话,可能还是专心的先做一项技术,等一等时机,看看有没有靠谱的人能够和你一起做,说白了这个事情就是说钱在哪里我们就往哪里去。

高婧:一定要做行业的纵深,其实企业买的不是你的产品,是你的解决方案。第一步是一定要定位出重点行业是什么,因为同样的产品对于不同行业客户不同的业务场景下就是不一样的。第二步就是怎么样缩短装周期。另外一点就是合作不要浮于表层。

付利军做B2B的有很大问题,比如说你自己卖不到客户那边就有一个问题,你要出点买路钱,你觉得买路钱占比例多少比较合适?

沈逸超:首先要看这个产品是什么产品,有些产品本身成本非常高。常规方法举个例子,如果本身自己卖的话,如果毛利润能达到50%,给渠道方我建议是35%—40%。

殷国炯:这个事情要分开看,把部署交给渠道做,这个事情要渠道多拿点是应该的,如果本身实时部署还是你做,你又把大量利润交给渠道,这个事情从商业模式角度来说就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高婧:首先不能一上来就做渠道,一定要先做直销,而且自己该踩的坑也要踩一遍,有些成本是做之前想象不到的。另外就是说,一定要找大渠道,还有一个怎么样把饼做大的问题,本来能卖一万,你自己卖周期很长,卖了一百万,他可能三个月就卖完了,那何乐而不为。

付利军到底该把渠道交给一家还是几家?渠道里的价格管控体系这些细节问题该如何处理?

高婧:您刚刚讲的非常重要,就是怎么样落到销售上。比如说我们和微软合作,微软有一个部门是专门做教育医疗应用的客户,我们是做网站适配,但是为什么我和PSG能合作起来,因为我们能在客户资源上互补,通过这种方法来寻找企业的应用场景,这个点要挖掘。

蒋倩倩:我觉得其实可能企业服务类的企业种类也是不一样的,其中软件服务或者是偏后端的,我们聊的时候也有很多企业是采用了非常多种多样的渠道合作模式,而且这些渠道可能是五花八门的,渠道的方式也非常不一样,这个大家要多和同行交流。

付利军一些创业者原来是技术人士,创业之后才发现江湖险恶,不太会处理这些问题,能给大家一些建议吗?

高婧:我们现在的架构就是希望销售管理有很强的投资期限,但是一线的销售几乎没有,需要动用所有你能想到的方式和资源。

Q:做大客户可能有个性化需求,可能人员跟不上。这种情况怎么样保证服务手段?

付利军:我建议你的服务器再开一个分公司,虽然说大企业要求很高,但是难度并不高,难度并不高的时候把你的能力动态调整一下,有的时候大企业的服务可以影响收入。大企业服务最大的问题,除了尾款周期长以外,还有更大的问题是服务会托死你,这个时候在组织架构上需要调整。

殷国炯:我不知道你的产品是性质是什么,如果从中小客户转向大客户的话,向一些大客户的行业需求,是不是考虑一下标准化的问题。

蒋倩倩:还是要考虑一下团队擅长的点,服务小客户大客户。第二个就是要考虑好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第三个从长远来看,小客户现在已经形成了标准化的产品,会产生温水煮青蛙的感觉,还是要有危机意识,尝试服务标杆性大客户。

*本文为新芽NewSeed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新芽NewSeed(微信公众号ID:pelink)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新芽NewSeed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